母鼠最主要吞食剛生下來的仔鼠或產后3~7天的仔鼠;有時會將全部仔鼠吃掉,有時只吃1~2只。
有的只將仔鼠的腳、耳、尾巴咬去或把頭咬去;20多天的仔鼠往往從尾部吃起,再吃身體,留下頭部不吃。
竹鼠母鼠在分娩后吃仔鼠的原因很多,也比較復雜,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1、竹鼠缺少水分:竹鼠產仔后會感到口渴,如果此時得不到水分的補充,在用舌頭舐仔鼠表皮血污時舐破幼嫩的皮膚后,很容易發生吃仔癖而把整窩仔鼠一個個吃掉。
2、氣溫過高或過低。
3、產后受驚:初產竹鼠鼠母性不強,如遇外部刺激如陌生人觀看,環境不夠安靜及容易吃仔。
4、竹鼠分娩時邊產仔也邊咬臍帶,邊吃胞衣,如果產出的仔鼠蠕動不強烈,母鼠會以為是胞衣而誤食仔鼠,也就容易把全部仔鼠吃掉。
5、竹鼠屬弱視動物,臨近產仔才把它放入其它欄舍,如果欄舍沒有打掃、消毒,殘存有其它異味,母鼠會以為仔鼠不是自己生的,也會把他們吃掉。
6、公母鼠群喂不及時隔欄而母鼠產仔,這種情形下的仔鼠很難存活下來,縱然把母鼠,仔鼠隔開來,母鼠被倒提捉拿受到劇烈的驚擾,代謝紊亂,奶罐堵塞、缺乳,仔鼠因饑餓爭搶乳頭造成母鼠吃仔。
7、竹鼠患乳房炎,乳根有硬塊及紅腫,有疼痛感,此時仔鼠又去吸奶,母鼠會感到疼痛難忍而把仔鼠吃掉。
8、竹鼠產仔后投喂大量營養蛋白質高的食物和青粗植物,但母鼠只吃精料而把粗食凡、貯存起來。由于缺少必要的纖維素無法滿足仔鼠生長的需要導致死亡,有的母鼠見仔鼠奄奄一息、無法生存或者剛剛死就把他吃掉而被人們誤為吃仔。
9、缺少營養:缺少維生素、礦物元素、動物性飼料,也是造成母鼠吃仔的重要原因。
10、竹鼠因患生殖泌尿疾病、腸胃及其他傳染性疾病而無法正常供給仔鼠生長的營養時往往會把仔鼠吃掉。
11、母鼠產仔多,奶頭少。
竹鼠吃崽咬崽以預防而起到治療作用
建議對于吃崽現象(第二胎還吃崽咬崽的)較嚴重的竹鼠應當做商品竹鼠處理。
竹鼠懷孕后應當給足夠的維生素、礦物元素及動物性飼料,保證竹鼠母子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及時把懷孕的公母鼠隔欄,把待產的母鼠放到干凈、衛生、通風良好、相對安靜的地方。
臨產前多喂水汁多的食物(比如:牛奶),產后及時補液,預防產仔口渴,謝絕參觀盡量不驚動鼠池,也不要讓其他小動物靠近以防受驚嚇。
對初產的母鼠一定要格外小心,產仔前后一個星期不要清理衛生,更嚴禁陌生人靠近。
對于母性不強、產仔2窩以上仍有吞食仔鼠現象的母鼠應予以淘汰掉。
在引種方面:應選擇乳房大均勻的母鼠作種
選擇陰涼干燥處建造籠舍,以地下室、巖洞最佳(但南風濕潤天注意及時清潔窩室),產室溫度保持8-28度。
對于產仔多,奶頭少:利用將母鼠捉出放到公鼠池配種的機會,將多余仔鼠隔開。拿仔鼠時,要戴醫用乳膠手套,防止仔鼠粘人汗氣味。每只竹鼠最多哺乳7個仔鼠,多余的應拿到其他窩室實行代哺乳,但并窩飼養的兩窩仔齡相差應在3--5天以內,如無法并窩,分離出來的仔鼠要進行人工哺乳,冬天要注意保溫。
將懷孕母鼠隔離單養,避免打架,發現受傷及時治療,防止竹鼠外傷疼痛產仔時咬仔。